Kaiyun·(官方网站)-国际体育认证品牌

东莞仿生手助残设备获运动员好评-云开KAIYUN
东莞仿生手助残设备获运动员好评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7-25
   近日,东莞某科技企业研发的智能仿生手助残设备在残障运动员群体中引发广泛关注,多位使用者反馈称其“精准灵敏”“操作便捷”,甚至帮助他们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实现了“无障碍操作”。这一来自制造业重镇的创新成果,正以科技力量为残障人士打开新的可能。  在广东某残疾人运动训练基地,32岁的田径运动员陈明(化名)正用仿生手调整护具。他因意外失去右手,传统假肢的僵硬感曾让他放弃多项运动训练,而这款东莞制造

  

东莞仿生手助残设备获运动员好评

  近日,东莞某科技企业研发的智能仿生手助残设备在残障运动员群体中引发广泛关注,多位使用者反馈称其“精准灵敏”“操作便捷”,甚至帮助他们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实现了“无障碍操作”。这一来自制造业重镇的创新成果,正以科技力量为残障人士打开新的可能。

  在广东某残疾人运动训练基地,32岁的田径运动员陈明(化名)正用仿生手调整护具。他因意外失去右手,传统假肢的僵硬感曾让他放弃多项运动训练,而这款东莞制造的智能仿生手却让他重燃信心。“它的传感器能精准识别肌肉收缩信号,抓握力度可自由调节,连系鞋带这种精细动作都能完成。”陈明说,经过两周适应,他已能单手完成训练器材的组装。

  据研发企业负责人介绍,该仿生手采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通过采集残肢表面肌电信号,结合AI算法实现动作意图识别,响应速度低于0.3秒。设备重量仅480克,配备6个驱动关节和12种抓握模式,可模拟人手90%的日常动作。更关键的是,其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更换部件,适配不同残肢尺寸的用户。

  这款设备的研发源于三年前企业与广东省残联的合作项目。“我们最初的目标是解决残障人士生活自理问题,但运动员群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设备能承受高强度训练,甚至辅助竞技表现。”项目首席工程师李薇透露,团队为此迭代了27个版本,最终在材料强度、防水等级和续航能力上实现突破。

  在近期举办的全国残运会预选赛中,游泳运动员林晓(化名)佩戴仿生手完成了混合泳接力赛的出发台固定工作。“传统假肢会被水流冲脱,而这款设备的真空吸附结构能牢牢固定在残肢上。”林晓的教练评价道。据统计,参与测试的36名运动员中,92%表示设备提升了训练效率,85%认为其性能优于进口同类产品。

  作为全球知名的智能制造基地,东莞此次在康复辅具领域的突破并非偶然。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地已形成涵盖新材料、传感器、精密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为仿生手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例如,设备中的碳纤维骨架由本地企业定制开发,既保证强度又减轻重量;蓝牙模块则来自松山湖某国家级实验室的成果转化。

  Kaiyun中国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企业通过“公益采购+政府补贴”模式,将设备售价控制在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目前,已有127名残障运动员通过广东省残联项目免费申领,后续计划覆盖全国500个残疾人康复中心。

  清华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主任王教授认为,东莞仿生手的案例体现了中国制造业从“规模优势”向“价值优势”的转型。“当设备能感知用户情绪、主动适应使用场景时,科技才能真正成为残障人士的‘延伸肢体’。”他透露,该团队已启动下一代产品研发,计划融入触觉反馈和视觉识别技术,让仿生手具备“感知温度”“识别物体”的能力。

  从代工生产到自主创新,东莞的仿生手故事折射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新图景。当科技不再冷冰冰,当制造注入人文关怀,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重写“不可能”的定义——这或许正是“中国智造”最动人的注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Kaiyun中国